哲学新书联合书单|冲突中的宽容

9393.app

[英]戴维·奥尔德森 罗伯特·斯宾塞 编,王进 谢潇雨 译,王杰 审校,东方出版中心,2023年5月

数十年来,形形的西方反人文主义思潮泛起,它作为自由主义另一种版本,看似激进,却受制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当中各种最有活力的发展趋势,唯一目的是要尝试建立另一种关于主体、现实、语言、文化与品位的知识商品化的模式。本书在多种意义上为人文主义做辩护,而不仅仅作为对一种思想传统的献礼或服务。作者认为,人文主义曾是而且依旧是一种更加稳定的政治—哲学承诺,在对待变革问题上更加精细、更具耐心、更加冷静,而且或许更加严谨。芭芭拉·爱泼斯坦、凯文·安德森、罗伯特·斯宾塞和戴维·奥尔德森等学者分别从社会主义人文主义、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后殖民主义、酷儿理论等角度论述了人文主义,贡献了多样而精彩的重要研究成果。书中还收录了蒂莫西·布伦南从语文学角度梳理维柯以来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导论,以及两位编者合写的结语,后者从更为广阔的视角重新勾勒了这些人文主义理论迄今为止的关键阶段,乃至这些理论与各自对应的政治内容的复杂关联。本书为探索超越西方自由主义形式,同时具备可能性和可行性的当代西方理论和政治话语,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尼各马可伦理学》第Ⅰ卷阐述伦理学的第一原理——幸福即目的善,含13章;第Ⅱ卷阐述伦理学的第二原理——德性,含9章;第Ⅲ卷1—5章阐述德性内涵的意愿性原理。这些内容构成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伦理学基本原理部分,具有最为重要的性质。译注者以其组织的文本研读小组历时七年(2005—2012)的研读为基础,经数年整理并撰写注释,完成对此部分的译注。本书正文以希腊文、中文、英文三种语言,以尽可能切近希腊语原文的语言形式呈现,以页下脚注形式给出语言注释,并在正文之后给出内容注释,释义详尽,可谓是一部对经典的精细解读之作。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纷立,学说众多,如何从这些纷杂的说法中获得收益呢?《现代西方哲学(增订本)》是以复旦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讲稿为基础精编凝练而成,为2017年初版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增订本,由初版的十四章增至二十六章,增加了对重要哲学家如萨特、德里达的专章介绍,同时加强了综述的章节,旨在厘清同类学派之间的相互关系。本书力求以人物生平著述、问题意识、主要论点和意义影响为引线,简明清晰地呈现现代西方哲学流变的历史,促成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提升。

本书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对马克思辩证法进行了深度解读和研究。首先,从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深度解读了原初语境中的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其次,探讨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卢卡奇、萨特,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尔诺,后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拉克劳、齐泽克以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对辩证法思想的理解。最后,对当代中国语境中的马克思辩证法思想进行了深入解读。本书在开放、动态、发展的思路中理解马克思辩证法,基本厘清了从马克思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广阔视域中对马克思辩证法理解的变迁,深化了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解,也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

《现实与理性——黑格尔与客观精神》一书是享誉世界的黑格尔法哲学专家让-弗朗索瓦·科维纲(Jean-François Kervégan)的学术力作,此书集中展示了他在当代哲学语境下诠释黑格尔经典的努力成果。在书的第一部分,作者主要探讨黑格尔为“法”这一概念所赋予的特殊的哲学含义,并指出这种重新定义与黑格尔对实定法(乃至法治国家)的合理性及其界限的认识有关。书的第二部分勾勒出近代市民社会作为实定法的实现条件所蕴含的现代生活的活力及其缺陷。作者在第三部分以对黑格尔与托克维尔之间的无声对话的构建为导引,展示了黑格尔版本的“超越民主”的国家建构。书的最后部分以西方制度主义的热点讨论为背景,探究了黑格尔法哲学中个体、规范与制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本书重新阐释了浪漫主义的定义,并认为“复数”的浪漫主义是真正把握其精髓和表现的途径。在彼得·盖伊的笔下,来自德国、法国和英国的浪漫派先驱具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也呈现出某种“家族相似性”。盖伊还证明浪漫派的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其深刻的烙印可以在T. S. 艾略特和弗吉尼亚·伍尔夫身上找到。

[德]迪尔克·克斯勒 著,高星璐 黄自勤 译,阎克文 审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2023年7月

1920年6月14日,在彼时革命风起云涌的慕尼黑,一场薄暮时分的雷雨降下,最后一波“西班牙流感”收割了马克斯·韦伯的生命。在临终谵妄之际,他用一副高深莫测的语气说道:“真实就是真理。”这部传记,是韦伯研究专家克斯勒对传主求线世纪中叶韦伯家族父辈活跃时期开始,直至他本人生命历程告终的战间期,入微的叙述,盘桓于普鲁士崛起复又衰颓的历史当中。马克斯·韦伯,这位社会学巨擘、普鲁士公民和恋母之子,他所经验的世界,他所遭遇的少年得志、丧父悲痛、精神崩溃、战争亢奋等人生跌宕,还有他所周旋的德国文化科学界,一一在书中得以呈现。克斯勒借用大量往复书信、回忆录、影像等史料,再现了韦伯强烈的生命意志,同时选取了他所作的诸多重要的学术文本,探讨其诞生背景、运思过程以及后世影响,映照出韦伯未以时迁而黯淡的思想。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出现,引发了人们的焦虑。人类劳动是否完全会为人工智能所取代?面对技术革新的时代巨变,人类该何去何从?人类与技术之间又有着一种怎样的关联?本书是一部GPT时代电影文化研究的前沿成果,在梳理相关理论和运动影像史的基础上,以影片、银幕和观众三者的关系为框架,锁定观看行为这一方向,以《黑客帝国》等“元宇宙电影”为例,论述了电影技术、观看行为以及人类感官机制的相互影响和共同进化。为人们深入理解电影这一现代媒介打开一个新视角,启发人们对人类与技术之关系的思考。

本书聚焦于波伏瓦的经典篇章,使其经典理论遗产再次进入当代大众视野。西蒙娜·德·波伏瓦,法国存在主义作家。本书摘节选其重要文本来阐述波伏瓦对社会存在和身份、性别、性以及老年等主题的思考。社会存在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谁?性对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老年意味着什么?女人是什么?人究竟是什么呢?斯特拉·桑福德(Stella Sandford)探讨了波伏瓦思考的哲学基础,从她早期的道德哲学,到战后的哲学危机,再到她形成成熟思想后所产生的惊人的博学研究。作者展示了推动波伏娃作品的存在主义立场和她对伦理问题的坚持,以及波伏娃对自己立场的不断修正,为国内读者展现了一个超出女权主义思想家的更为广阔的波伏瓦。

“滚动着,像石头一样滚动着,按照愚蠢的机械定律。”——我们正在成为这样一群行动者。我们对生活的感知只剩工作和绩效,“无所事事”也就成了我们想尽快清除的赤字。人的存在被行动榨干,变成可以被剥削的对象。我们失去了对无所事事的感知。无所事事不是无力行动、拒绝行动,也不是简单地在行动中缺席,而是一种独立的能力。它有自身的逻辑和语言,有其自身的时间性,有自身的结构与气势,甚至有其自身的魔力。无所事事是人性的构成部分。它参与到“做”中来,让“做”实实在在具有了人性。倘若没有迟疑和中止,行动将沦为盲目的活动与反应。缺失了安宁,就会出现一种新的野蛮。假若失去无所事事的能力,我们就会像一部只会运转的机器。对生存的忧虑和纯然属于生命的困苦终止之处,便是真正生命的起点。无所事事是人努力的最终目标。在来临中的和平国度里,人不过是“生命体共和国”的公民,与植物、动物、石头、云、星无异。

这是一个后真相时代,我们对于何为真实的判断暧昧晦暗。现代社会庞大的信息数据网络,除了如同迷魂阵令人难辨真假,也如同牢笼将我们封锁其中。回顾来路,20世纪的变革既漫长又短暂,一方面,科学的迅速发展建立起现代人膨胀的自信,另一方面,科学和人文的相互隔绝,使人意识到用科学来寻找主体及意义世界仿佛缘木求鱼。于是,当元宇宙作为热词常挂在头版头条,当人工智能快速崛起并被应用于商业领域,在娱乐的热潮过后,我们猛然堕入由无知和茫然带来的无限焦虑甚至恐惧之中。当我们认为科学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命运,却不明真假,难分好坏。现代性的危机横亘于前,仿佛来历不明的飓风横扫一切。真实性哲学的探索来自对现实问题的反思。真实性的丧失难以避免,其背后是现代社会价值基础的坍塌。在前著《消失的真实》中,作者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源,而这本书将延续这一提问,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作者认为,要找到这一方法,最根本的是要破除因为科学与人文割裂导致的现代人对科学发展的迷信与幻想,建立一种科学认识论的新框架。首先,要讲清楚“什么是现代科学”,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又面临什么问题。其次,立足于此,从哲学的视角审视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对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进展的反思。最后,通过借鉴“科学真实”,直面“社会真实”与“个人真实”,寻找一种将科学、人文社会和艺术统一起来的理论。不同文明的超越视野,现代社会价值基础的重建,以及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都将在这种崭新的哲学中获得理解。

醉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体验,一种很多人都可能有过的经历。现象学者尤其擅长对人的意识状态进行犀利的剖析,然而,对醉的状态下,真能做出清醒的分析吗?对醉的研究,是一种切己的体察。在当代人的生存境遇下,醉又意味着什么?作者在本书中对古今中外的哲人关于酒醉状态的描述和讨论进行了分析,也扩展到对中西饮酒文化的思考。作者运用现象学的方法,揭示了醉在哲学上的独特意义,显示了作者独特新颖的视角和体验。

《朝霞》初版于1881年,由5卷共500多条格言组成;1887年再版,增加一篇“前言”。在著作史上,《朝霞》是尼采中期代表作之一,位于《人性的,太人性的》第二卷(1880)与《快乐的科学》(1881)之间。本书主要对道德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是“对道德偏见的偏见”。在尼采思想的“三种变形”(骆驼、狮子、孩子)中,《朝霞》位置特殊,主要扮演了类似狮子的角色。狮子冒失闯入了被视为安全的道德原则猎苑,为发掘善恶之基础和深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一直都以劝说、鼓动和施魔术的方式有效地加以。为此,尼采需要两样东西:一样是鼹鼠式的地下作业方式,它预示了后来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价值考古学;另一样就是“思想的诚实”,在启蒙运动的意义上,将道德努力的实践要求与“敢于去认识”的理论要求结合起来。

在这部开创性的作品中,玛莎·努斯鲍姆结合女性主义、哲学、法学、社会学等,深刻剖析了男性物化和支配他人的心理成因和社会根源。在美国司法历史的背景下,她还揭露了三个在性侵问责方面存在缺陷的特权领域,即三座“傲慢的堡垒”:司法界、艺术界和体育界。这些傲慢横行、充满有毒的男子气概和腐败的领域,正是法律最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努斯鲍姆不仅痛斥男性的特权,而且警惕受害者的报复心态存有的隐患。在她看来,只有建设性的精神、宽宏的心态、积极的爱,才能走向真正的问责与和解。

本书是莱纳·福斯特获得莱布尼茨奖的重磅之作,也是其学术生涯中的里程碑之作。宽容概念在多元化社会中扮演着中心性的角色,因为它表明了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既让各种信念和实践活动间的对峙得以存在,同时也让此对峙得以缓和。宽容概念的历史和当下境遇的批判性视野让下述事情变得清晰可见,即:这一概念在其内涵和在对其的评价中始终是一个高度争议性的概念,并且自身就处于冲突之中。对一些人来说,尽管分歧剧烈,但宽容概念曾是且现在仍是一种对互相尊重的表达,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宽容概念则是一种傲慢的、具有潜在压迫性的姿态和实践行为。为了分析这一冲突状况,莱纳·福斯特在本书中重建了自古典时代以来关于宽容的哲学和政治讨论。他展示了从斯多亚学派直至当代为宽容奠基的方式和宽容实践的多样性,发展了一种极富历史信息量的系统性理论,这种理论将在当前的宽容冲突中得以验证。

《乌托邦之后:政治信仰的衰落》是施克莱出版的首部作品,是以她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做了大量修改写就的。这本书属于思想史研究。施克莱站在“二战”结束后、西方对启蒙运动以来的历史,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史感到灰心丧气的时候写了这样一本书。这本书的基本观点是,启蒙时代那种宏大、乐观的政治理论已经失败了,现在已经无法再提出这种类型的政治理论。事实上,不仅是启蒙主流失败了,启蒙运动的批判者——主要是浪漫主义思潮——同样处在一种非常沮丧衰颓的状态,无法对时代问题作出回应。这本书对启蒙思想、浪漫主义等重要的现代思潮作了极具洞见的诊断,奠定了施克莱对西方现代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理解。

露西·伊利格瑞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在法、英、美等国的学界享有盛誉。本书为作者代表作之一,探讨了爱的本质和性别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传统的爱情观念往往会将爱情视为一种占有和控制的手段,而不是一种真正的情感体验,这种观念可能会导致性别之间的不平等和分裂,使得女性无法成为独立的个体。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一种相互的、平等的、尊重的关系,它不应该建立在占有和控制的基础上,而应该建立在相互理解和支持之上。只有当我们真正地理解和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个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爱。本书为我们重新思考爱和性别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2013年“安妮·弗雷伯格开拓性学术奖”获奖作品。本书在视觉文化领域构建了一个反殖民的研究框架。作者将现代性描述成视觉性与反视觉性(或“看的权利”)之间的一场持续较量,解释了视觉性如何将权威与权力缝合在一起,从而使人们认为二者的联系是自然而然的。视觉性是一个出自19世纪早期的概念,指历史的可视化,它是西方霸权合法化的关键。作者化用这一概念,提出了三种“视觉性复合体”,阐明了在每一种复合体的内部,权力如何通过分类、隔离和审美化而变得不证自明。同时,他也展示了被奴役者、被殖民者和反战者是如何每一种视觉性复合体的。W. J. T. 米切尔评价道:“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看的权利》是视觉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部深刻的重磅之作。米尔佐夫的研究范围涵盖了跨度极大的历史和地理区域,他强调,人类的视觉经验——及其所有技术外设和隐喻层面的扩展——是一个基本的伦理和政治领域。米尔佐夫凭借着对关键细节以及具有启发性的轶事的敏锐直觉,对这一切进行了分析:从殖民地种植园的治理到传教和军事上的冒险主义,到无人机攻击和反叛乱的流程图,再到最新的观察和监视战术。《看的权利》是视觉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部杰作,它为这一新兴学科设定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

本书是法国当代哲学家皮埃尔·阿多和芝加哥大学教授戴维森以及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卡尔利埃的对话录。阿多是一个优秀的哲学家,也是一个能够把奥勒留、普罗提诺、斯多葛派说清楚的传递者。他以渊博的学识指出,在古代,哲学并不是体系的建构,而是对生活的选择,是旨在建立一种智慧效果的亲身体验,简言之,是走向智慧之路的实践。在《哲学的生活方式》这部访谈录中,我们会发现皮埃尔·阿多是一位出色的学者,他的诙谐而又远离“训言”式的判断,不但对学者、思想家极富教益,也会深深启迪现实中的普通人。在他时而讽刺、时而如格言般的判断里,展现的是一个隐秘、腼腆、朴素的人。跟随皮埃尔·阿多,读者将领会如何阅读和诠释古代的智慧,为什么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尤其是马克·奥勒留的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做哲学,即学习面向死亡”,要学会“活在此刻,犹如最后一次也是初次看到世界一样”。不再注意未来,而是观察自身,不把世界视为我们行动的简单框架,而是在自身中看它,为自己看它。这是既具存在价值也具伦理价值的立场。

本书承继了20世纪德国新康德主义与“海德堡学派”的思想传统,特别专注于探索为人类个体性经验提供根据的前意识先验自我的动态结构,并依托前期谢林丰富的思想资源,开辟出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向。长久以来在主流的哲学史叙事中,谢林哲学都被过于简单地看作是通往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体系的一个“阶梯”,而青年时代谢林本人充满冒险气质的哲学探索却被忽略了。本研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重新挖掘出了前期谢林宝贵的思想贡献,不仅可以更新学界对于谢林哲学的整体理解以及对于德国唯心论“多线式”发展脉络的理解,更可以为学界今后继续深入探本自我意识与主体性问题提供重要的思想凭靠与借鉴。

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如何在现代文明的基盘上,承续“礼”的精神,找到“礼”的现代言说方式?作者从“西学”转向“中学”,十余年来致力于礼学研究,本书正是他对上述问题思考的成果——以跨学科和中西文明的比较视野,对礼学中的重要论争、经典文献、服制流变等,予以重新梳理与诠释。在为传统礼学研究开拓新路的同时,也在文字、文献、服制、器物的流变中探询着中华礼乐文明的真精神。

《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是马克思针对蒲鲁东的《经济矛盾的体系,或贫困的哲学》一书而写成的一部论战性著作,以法文写成于1847年上半年,并于同年7月在布鲁塞尔和巴黎出版。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来说,《哲学的贫困》是很重要的一部著作,它是第一次公开阐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1846年,蒲鲁东出版了《经济矛盾的体系,或贫困的哲学》一书,阐述了他用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的“互助论”,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了一套经济学理论。这本书的出版,使蒲鲁东主义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严重地阻碍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传播。为了清除蒲鲁东主义的恶劣影响,维护国际工人运动的根本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的贫困》等著作中深刻地对其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本书是沃格林对法的唯一全面而又系统阐述的作品,也是他成熟时期的作品。书中指出,法不可能有脱离社会历史的历史,法表征了这一社会的秩序,其精髓或本质正是社会结构,法正是社会结构之法。本书还收录了沃格林于1954年至1957年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授法学课程的详细大纲。该大纲被分发给沃格林的学生,但没有正式出版。在这个大纲中,沃格林更关注法律秩序的标准,而不是法的本质。沃格林还为他的法学课程准备了补充说明,这些补充说明简洁地陈述了他的法律观点,编辑也将这些说明包括在本书中。最后,这本书包含了沃格林于1941年和1942年撰写的数篇书评,内容关乎法律科学和法哲学领域的四本书。

16—17世纪的欧洲及其殖民地,无数妇女被当作“女巫”杀害。为什么猎巫运动主要针对女性?女权运动发展至今,针对女性的暴力浪潮为何再度席卷全球?她们对谁构成了威胁?她们如何抵抗?如今,我们正在经历针对女性身体与制度性暴力的新高潮,这种暴力的激增是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扩张同时发生的。在这本书中,费代里奇研究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并描述了其对女性与社区的影响。全书围绕两个主题展开,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重回历史,指出圈地运动是产生猎巫的主要因素之一,猎巫是经济私有化的有效工具。第二部分回到当代全球语境,勾勒针对女性的新的暴力地图,解释这一暴力浪潮的根本动因是新的资本积累形式,其中包括土地剥夺、社区关系的破坏以及对女性身体和劳动的加剧剥削。费代里奇让我们看到,原来“圈地运动”不曾终结,“猎巫”从未消失,对女性的迫害始终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必要条件。

《社会性自我》深度探究“自我”这一概念,用一本书的厚度去回应那个元问题“我是谁?”伯基特将自我、个体、身份放置在社会活动、背景、关系等一系列视角中,借由伦理、展演、性别、阶级等维度,反复考察自我、身份/认同等哲学、社会学概念的内蕴与外延。本书悠游于黑格尔、巴赫金、弗洛伊德、莱恩、布迪厄、福柯、巴特勒、吉登斯等思想家的谱系之间,引经据典之中将“自我”这一指向繁复、脉络纷乱、变动不居的概念解析得鞭辟入里。此外,作者还将“自我”放置在新媒体、全球化、文化转型的崭新语境下重新审视。本书无疑是一本我们探索自身中可能性、复杂性、现代性和不可知性的最佳指引。自米德和戈夫曼之后,还没有人尝试以如此有效的视角、如此令人信服[可靠]但又深入浅出[平易]的语言来尝试探究这一问题……这部完全重写的再版著作,保留了前作所有优点,并将富有原创性的分析延伸到了新的领域……如果你对认同问题感兴趣的话——尤其对认同是如何“运作”(work)这一议题——那么本书无疑是必读核心书目。

本书意在为哲学、史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及研究生提供系统的历史哲学概览,希望对专业内外研究者亦能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普通读者亦能藉此书一窥“历史哲学”之堂奥。全书共九章:第一、二章分别从“历史”与“史学”这两个最基本的范畴入手开始全书的论述。在此基础上,第三至六章及七、八两章分别属于历史“认识论”和“语言(文本)论”的问题。其中的各个问题覆盖了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基本论题,大致反映了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理论全貌。最后一章关于“历史评价问题”的讨论涉及与史学有关的道德问题和整体历史观中的进步论问题,是与现实联系较密切的一章。本书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勾勒出历史哲学的基本学科性质及理论轮廓,展现、梳理了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基本学术议题;不囿于现有学科框架,力图将视野扩展至狭义历史哲学学科范围之外,对安克斯密特、沃尔什、柯林伍德、海德格尔、黑尔德、尼采、福柯、利科、怀特、伽达默尔、本雅明等人的历史哲学思想,都有论述。

“内在超越说”被当代新儒家和文化研究者们视为中国哲学的精神特质,本书作者冯耀明教授对此提出了质疑,全面论证“内在超越说”不但不足以标示中国文化以及哲学之特质,更且是一种自我否定的说法,足使儒学走上不归的异路。本书于2003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2023年崇文书局首次引进。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哲学”“主体”等概念出发,检讨了当代新儒学的理论建构;第二部分,检讨了当代新儒学中“超越分析”“直觉”等方法论的问题;第三部分,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对“超越内在”和“天人合一”说进行解构。

许多人都知道苏格拉底,常常又都误解苏格拉底。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恺郭尔称苏格拉底是一个“破折号”,这个评论为理解苏格拉底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苏格拉底指出雅典人生活的虚妄,却说他只是真理的等待者:他听到了真理的声音,却不知道真理的内容;他忠实于心中的神谕,为真理的声音不辞死亡。本书从柏拉图的四篇对话重读苏格拉底,它们分别是《欧悌甫戎篇》、《申辩篇》、《格黎东篇》和《裴洞篇》。它们通常被称为柏拉图新悲剧的四幕剧。《欧悌甫戎篇》是苏格拉底受审前与欧悌甫戎有关敬虔的讨论,《申辩篇》是苏格拉底为哲学志业的力辩,《格黎东篇》是系狱的苏格拉底和老朋友格黎东有关越狱是否正义的论证,《裴洞篇》是苏格拉底临刑前与朋友们有关灵魂不朽的思辨。哲学家柏拉图塑造了一个饱满的、悲剧的思想英雄苏格拉底形象,吸引着历代读者去经验哲学生活的本真,重历生命河流的智慧泉源。

Related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